华夏晚报  >   社会  >  正文

“春韵曙光启新程”曙光传统文化大课堂之传统文化中轴线讲解(第三节)

评论

  为赓续历史文脉,厚植文化自信,5月9日上午,曙光街道市民活动中心举办“春韵曙光启新程”传统文化大课堂系列之“中轴线讲解”(第三节)。课程邀请徐经仪老师主讲,通过深度解析中轴线在中华文明中的历史脉络与空间智慧,带领辖区居民探寻千年古都的中轴线密码,感受“一脉相承,万象归心”的文化气韵。

  “中轴线不仅是建筑的脊梁,更是文明的坐标。”课程伊始,徐老师以一幅《元大都城垣图》为引,揭开中轴线自元朝肇始的恢弘篇章。他介绍,元大都的中轴线以“中心台”为原点,南北贯穿皇城,形成“前朝后市,左祖右社”的格局,奠定了中国古代都城规划的典范。至明清时期,中轴线北延至钟鼓楼,南抵永定门,串联起紫禁城、天坛、先农坛等建筑群,成为“天人合一”哲学思想的具象表达。经其深入浅出的讲解,故宫三大殿的影像跃然眼前。他详解太和殿的“九五之尊”规制:九间面阔、五进深度的数字暗合《周易》阳数之极,屋脊上的十只脊兽则象征“十全十美”。学员们凝神屏息,仿佛穿越时空,目睹帝王登基的庄严肃穆。

  “中轴线的精髓,在于‘执两用中’的平衡之道。”徐老师以故宫为例,剖析中轴线建筑的对称美学。午门东西雁翅楼如凤凰展翼,太和殿广场的日晷与嘉量分列左右,形成“左文右武”的礼制秩序;而景山万春亭作为全城制高点,恰似一枚玉簪,将中轴线“起承转合”的节奏推向高潮。

  “中轴线并非凝固的历史,而是流动的文化长河。”徐老师话锋一转,带领学员走进现代北京。从奥林匹克公园的“龙形水系”到大兴国际机场的“凤凰展翅”,新中轴线以创新设计延续传统文脉,实现“古都风韵”与“时代气象”的交相辉映。

  “中轴线是中华文明的‘脊梁’,更是民族精神的‘坐标’”徐老师总结道。中华文化如星河浩瀚,中轴线恰似其中最明亮的轨迹。曙光街道市民活动中心将持续以文化课堂为纽带,唤起人们对民族传统的温情与敬意,让古老智慧在新时代焕发生机,为“人文曙光”建设注入不竭动力。

  曙光街道市民活动中心

  2025年5月9日


责编:hxq 


注:凡注明来源非本站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
华夏晚报致力于资讯传播,希望建立合作关系。若有任何不当请联系我们。

联系我们版权申明 |All Right Reserve 版权所有 鄂ICP备18002142号-2

版权为华夏晚报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