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7月,刚刚结束高考的18岁少年小宏(化名)再次踏进顺德和平外科医院骨科一区。4年前,他因左膝外伤后反复疼痛曾来院做过理疗,当时症状缓解便重返课堂;然而,随着学业压力增大、运动减少,膝痛并未真正远去,隐患始终未除。高考大业完成后,他带着“彻底解决问题”的决心再次就诊。
检查结果让问题变得清晰:左膝前交叉韧带损伤、左膝内外侧半月板撕裂,这些正是四年疼痛的根源。针对小宏的情况,骨科一区俞泉主任带领团队制定了精准的治疗方案:在关节镜下行左膝探查清理、半月板修复,同时取半腱肌+股薄肌重建左前交叉韧带。
这场手术全程遵循微创膝关节镜准则,以极小的创口完成了复杂操作——从足踝供区取自身肌腱替代受损韧带,在关节镜下精准清除病灶、修复撕裂的半月板。
微创膝关节镜:微创时代的“关节守护者”
膝关节镜技术作为现代骨科微创手术的标杆,其核心优势在于“以微小创伤,解决大问题”。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,膝关节镜仅需通过几个约指甲盖大小的切口,即可深入关节内部进行精准探查与治疗。
术中,高清内镜系统将关节结构放大呈现,使医生能够更清晰地观察半月板、韧带、软骨等组织的损伤细节。这一“可视化”操作不仅大幅降低了手术创伤,更实现了对病灶的“精准打击”,避免了对周围健康组织的干扰。
对于患者而言,膝关节镜下完成的探查清理、半月板修复及韧带重建手术,创口微小、出血极少,术后疼痛大幅减轻,康复速度显著提升。术后第五天,他便能拄拐自如行走,创口快速愈合,为后续康复奠定了良好基础。这正是膝关节镜技术“微创、精准、高效”的直观体现。
自体肌腱移植:重塑韧带的“生命桥梁”
前交叉韧带(ACL)作为膝关节稳定的核心结构,一旦损伤将导致关节不稳、半月板磨损、软骨退化等连锁反应。对于该患者,采用了自体肌腱移植技术,从其足踝供区(半腱肌+股薄肌)提取肌腱,重建受损的前交叉韧带。
这一术式拥有无可替代的优势:
1. 生物相容性完美:自体肌腱取自患者自身,完全避免排斥反应与疾病传播风险,移植后能与原组织自然融合,形成稳定新生韧带;
2. 成活率极高:自体组织血液供应恢复快,愈合能力强,长期稳定性远超人工或异体材料;
3. 性价比卓越:相较于高昂的异体肌腱或人工韧带,自体移植费用更低,且无需额外承担材料风险。
患者术后即刻摆脱了四年的膝关节疼痛,正是得益于自体肌腱重建带来的持久稳定性。其韧带功能恢复迅速,为重返运动场与日常生活提供了坚实保障。
关节损伤不容拖延:手术修复是“止损”的关键
半月板撕裂与前/后交叉韧带损伤,绝非“静养自愈”的简单问题。若未及时手术修复,损伤将随时间加剧:
● 半月板撕裂:碎片可能磨损软骨,引发关节炎,甚至导致关节畸形;
● 交叉韧带损伤:关节失稳会加速周围组织退化,长期疼痛与活动受限将严重影响生活质量。
该患者四年前仅接受理疗的保守治疗后,半月板撕裂与韧带损伤未能根本解决,最终发展为双重损伤。此次手术若再拖延,可能需面对更复杂的修复难度与更长的康复周期。
因此,骨科专家俞泉主任再次强调:一旦确诊关节内结构性损伤,应尽早通过微创手术修复,将损伤“止损”于初期,避免未来更大的健康代价。
责编:hxq
〖免责申明〗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其图片及内容版权仅归原所有者所有。如对该内容主张权益请来函或邮件告之,本网将迅速采取措施,否则与之相关的纠纷本网不承担任何责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