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月11日,2025年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在厦门开幕。恰逢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、世界电影诞生130周年的重要节点,这场光影盛宴不仅是一次行业年鉴,更是一次穿越百廿时光的深情回望,一次叩问“电影何为”的逐梦应答。
1895年,卢米埃尔兄弟将世界上第一部电影《火车进站》带进了人们生活;1905年,取材自《三国演义》的戏曲电影《定军山》开启中国电影的序幕;2025年,动画电影《哪吒之魔童闹海》取得全球影史票房榜第五佳绩,也掀开了电影工业的数智化新篇章。这一路,是中国电影不断自我重塑的追光之路。
1992年,首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启幕,同时颁发中国电影金鸡奖(以下简称金鸡奖)和大众电影百花奖(以下简称百花奖)。2019年,金鸡奖恢复每年评选一次,百花奖则延续了双数年举办的传统。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从最初的评奖活动,逐步发展为集电影展映、学术论坛、创投大会于一体的综合性盛会。
其中,金鸡奖于1981年创立,为中国电影开拓出一片兼具时代共鸣和艺术价值的美学空间。去年的第37届中国电影金鸡奖评选中,《第二十条》获得最佳故事片奖,陈凯歌凭借《志愿军:雄兵出击》获得最佳导演奖,雷佳音凭借《第二十条》获得最佳男主角奖,李庚希凭借《我们一起摇太阳》获得最佳女主角奖。百花奖则始于1962年,由当时中国发行量最大的电影刊物《大众电影》编辑部主办,评选活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。读者根据《大众电影》杂志刊载的选票,投票评选出本年度最喜爱的中国电影故事片和电影演员,各奖项均以得票最多者当选。

责编:hxq
〖免责申明〗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其图片及内容版权仅归原所有者所有。如对该内容主张权益请来函或邮件告之,本网将迅速采取措施,否则与之相关的纠纷本网不承担任何责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