华夏晚报  >   财经  >  正文

业务结构调整显成效,斗鱼2025年一季报财务数据释放转型强信号​

评论

  中国直播行业正经历前所未有的结构性变革。用户红利见顶、内容监管趋严、技术迭代加速等多重挑战叠加,迫使行业从 “规模扩张” 向 “质量增长” 转型。在这一背景下,斗鱼发布的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数据尤为引人关注 —— 总收入 9.47 亿元,创新业务、广告及其他收入同比增长 60.2%,毛利润实现同比、环比双增长,调整后净亏损大幅缩窄 75.6%。这些数字背后,是斗鱼以业务结构调整为核心引擎,在行业变局中开辟第二增长曲线的战略定力。

  创新业务的 “增量突围” 与生态重构

  直播行业已进入“存量深耕”阶段,面对传统业务模式的增长瓶颈,斗鱼主动启动传统业务成本结构优化,打破 “主播资源堆砌” 的旧有路径依赖。通过建立主播价值评估模型,动态调配头部、腰部、新主播资源比例,压缩低效内容供给,将资源向高商业价值、高用户粘性的品类倾斜。

  这一调整,虽短期内可能影响部分非核心用户流失,但从财报数据看,平台核心指标展现出韧性:平均移动端 MAU 稳定在 4140 万,付费用户 290 万,ARPPU(每付费用户平均收入)达 216 元,显示核心用户价值仍在深化。

  与传统业务收缩形成鲜明对比的,是创新业务的爆发式增长。本季度创新业务、广告及其他收入达 3.83 亿元,占总收入比重提升至 40.4%,首次接近传统业务规模,标志着斗鱼 “第二增长曲线” 初步成型。更可喜的是,创新业务已经连续9个季度增长,充分验证斗鱼已经顺利走出 “增量突围”的转型之路。

  本季度,斗鱼通过与主流游戏厂商合作,不断更新营销活动玩法,提供斗鱼特色的道具售卖服务。春节期间的英雄联盟蛇年限定福利专场,涵盖主播南波儿专场带货、云顶之弈4V4趣味赛事等配套直播内容,充分利用斗鱼主播、赛事资源优化厂商合作模式。1月,斗鱼继续携手《和平精英》开启和平小店,并启动海选道具投票活动,将游戏道具带货转化为玩家互动,更好满足玩家消费需求的同时提升了活动参与感。同时,斗鱼更利用平台PGC节目为载体探索道具售卖,《斗鱼和平精英冒险之旅》邀请跨分区主播前往长白山开展“户外娱乐+游戏直播”,分区新增观看UV达到非活动日的两倍。

  独立语音社交业务成为本季度最大亮点。语音社交服务结合春节推出一系列营销活动,附之高效的流量分发机制,有效提升了用户的参与度和付费转化。该业务本季度收入达2.9亿元,平均月度活跃用户为49.84万,月度平均付费用户为8.29万。语音社交服务的亮眼表现,推动创新业务、广告及其他收入整体达3.83亿元,同比增幅60.2%,在季度总收入中的占比也持续增长至40.4%。创新业务的稳健发展,为平台提供了多元化营收增长的新动力。

  内容 “护城河”构建生态赋能的进阶

  在业务结构调整中,电竞内容始终是斗鱼的核心基本盘。本季度,斗鱼以 “专业性 + 观赏性 + 互动性” 为三角模型,构建起立体化的电竞内容矩阵,进一步巩固行业领先地位。

  本季度,斗鱼转播近 40 场国内外顶级赛事,包括王者荣耀KPL春季赛、穿越火线CFPL春季赛、无畏契约曼谷大师赛、CS2 Blast春季赛和里斯本公开赛等官方大型赛事。

  斗鱼在资质赛事上也寻求 “创新性突围”。20 余场自制赛事中,《英雄联盟时光杯 S2》堪称现象级案例。通过 “抢人卡”“教练热身赛” 等赛制创新,将传统电竞赛事的 “竞技严肃性” 与娱乐直播的 “用户参与感” 巧妙融合。数据显示,赛事期间观时涨幅 134%,日均回流用户增长 255%。

  围绕自制内容,斗鱼也呈现了一系列跨平台赛事,通过联动行业资源最大化内容优势,有效提升成本效率,如《英雄联盟手游》的点子杯、《王者荣耀》的重生之我在峡谷真牛杯等,不断刷新符合核心游戏用户喜好的观赛体验。

  面对内容调整带来的短期波动,斗鱼展现出战略耐心。正如联席 CEO 任思敏所言:“2025年一季度,我们专注于增强收入多元化能力和提升成本效率。本季度公司毛利率同比改善、运营亏损同比显著缩窄。通过加大与游戏厂商的商业化合作,优化语音业务的运营和推广,公司的创新业务持续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。同时,我们逐步启动传统业务成本结构的优化进程,动态调配主播资源,平衡内容供给。在此过程中平台流量和收入规模将会受到内容调整的波动,我们认为这些措施是提升公司运营效率的必要措施,长期来看有利于公司的健康可持续发展。”

  斗鱼的转型之路,揭示了直播平台在存量时代的生存逻辑 —— 唯有打破路径依赖,在内容、技术、商业层面持续创新,才能在红海中开辟蓝海。2025 年一季度的财务数据,不仅是斗鱼转型成效的阶段性答卷,更是其向 “多元化娱乐生态平台” 迈进的新起点。


责编:hxq 


〖免责申明〗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其图片及内容版权仅归原所有者所有。如对该内容主张权益请来函或邮件告之,本网将迅速采取措施,否则与之相关的纠纷本网不承担任何责任。

注:凡注明来源非本站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
华夏晚报致力于资讯传播,希望建立合作关系。若有任何不当请联系我们。

联系我们版权申明 |All Right Reserve 版权所有 鄂ICP备18002142号-2

版权为华夏晚报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